残肢末端不宜过多承重

过多承重会导致残肢出现健康问题

残肢末端不宜过多承重

很多下肢截肢患者的假肢接受腔承重设计不合理,导致患者的残肢末端受力(承重)过大,轻则皮肤破损、感染,重则骨异常增长等情况。

在硅胶套假肢方案中,残肢末端一般可以承重一定的重量。而在不使用硅胶套的假肢方案中,需要尽可能减少残肢末端的承重。

一、残端过多承重的危害

残肢末端长期过度负重的情况下,会引发以下问题:

  1. 皮肤问题

假肢接受腔内的环境密闭、潮湿、闷热,非常容易滋生细菌。

残肢末端的皮肤组织在这样的环境当中长期的受到过大压力,会有一定概率出现皮肤问题。

包括但不限于:皮肤破损、刺激性皮炎、色素沉积、皮质增厚、弹性缺失、龟裂等皮肤问题发生。

  1. 骨异常增长

这种情况发生在成长期的儿童患者比较多,轻则出现红肿疼痛,重则出现骨刺、骨质增生、骨疣等骨异常增长的情况。

当然,除了儿童之外,在成人患者中也会偶尔出现这种情况。

这种骨异常增长在发生初期并不易察觉,疼痛感会逐渐加强,一旦骨赘形成,只有手术切除多余的骨组织才能够彻底解决问题。

  1. 神经损伤

偶尔会遇到一些患者在穿戴假肢初期无碍,但在穿个一年半载后,问题逐渐的暴露出来。

残肢末端过度的承重,患者有可能会出现自我感觉异常,比如麻木、刺痛、烧灼感等。除此之外,有些人会感觉疼痛和不适。

出现这些问题后,不加以处理,对末端区域进行免荷的话,有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经损伤。

一旦损伤发生,则很难补救,严重影响将来假肢的穿戴。

二、儿童篇

处于生长阶段的儿童患者是需要重点关注的人群。儿童在更换假肢或者更假肢接受腔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骨会慢慢生长,而接受腔的长度是不变的。残肢末端的压力会变的越来越大。甚至有些儿童患者的接受腔在制作时便未进行压力设计,导致残肢末端承重过大。

典型的表现

皮肤表现

在刚脱下假肢时,残肢末端颜色表现为“发白,没有血色”,在等待几分钟后,由“没有血色的白”转变为“充血红色/肤色深红”。

需要注意的是,皮肤先白后红、先青紫后红、先红后肤色等不同情况对应着不同的问题现象,不能一概而论。注意甄别。

步态表现

残肢末端承重过多的接受腔,其他承重区域一定是不承重或少承重的,这种情况下,步行需要残肢末端承较大的压力来拨动假肢向前行进,而残肢其他区域较少参与力的传递,膝关节灵活度下降。所以,在不同的步态周期均能明显看出。

具体表现为:

假肢侧跟着地时期向支撑期变换时不顺畅,有卡顿,看起来有一种“咯噔”一下“咯噔”一下的感觉。这是因为假肢接受腔无法有效的包容残肢并均匀的传递力,残肢在腔内相对运动过大导致的。

在蹬离期,需要髋关节和大腿肌群过多参与代偿,给人一种走路需要很使劲儿的感觉。

解决方案

重新设计假肢接受腔,采用更合理的承重方式,对残肢末端进行免荷或少荷处理。

提醒

并非所有佩戴假肢的儿童都会出现这些问题。具体风险取决于多种因素,包括年龄、截肢部位、假肢的适配度、活动水平以及残肢的整体健康情况。

三、成人篇

成人的骨骼已不再生长,发生骨异长增长的情况相对较少,但皮肤磨损问题非常多见。

典型的表现

皮肤损伤

这是非常常见的,残肢末端的皮肤长期承受超符合的压力,皮肤问题也就很容易发生了。哪怕是穿硅胶套的患者,也不能幸免。在夏天时,该类问题更容易发生,冬天时会好一些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皮损会越来越严重,从皮肤粗槽起皮、到皮肤增生增厚进展到小的龟裂,进而细菌感染,抹上药就好一段,不抹又复发,如此往复。

注意!

抹药解决不了假肢带来的任何问题!!

步态不稳(全向)

残肢末端承太大,说明承重合理性太差,有些区域应该参与承重,你(接受腔)却不让它参与。从外人看起来,走路也就越是晃晃悠悠,特别是路面不好的时候,更甚。

无论是内外还是前后,均可在全步态周期中看出不稳定。接受腔传递力的功能是混乱的,走路很累,不稳定的步态也会加剧皮肤问题的出现。

解决方案

与儿童一样,重新适配腔体,让该参与承重的区域参与承重,该免荷的免荷进行免荷。


最后:

假肢接受腔的合理承重设计,是保证假肢使用效果重要前提,如果发生上述问题,切记不要将就,马上行动起来。靠拖字决是解决不了实际问题的。


标签
存档
登录 留下评论
幼儿小腿假肢可以用硅胶套吗?
幼儿假肢装配答疑